在龍勝縣東南部和平鄉境內的平安村,龍勝縣龍勝梯田群規模宏大,全部的梯田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一層層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其線條行云流水,其規模磅礴壯觀。
龍勝梯田分為平安壯族梯田和金坑紅瑤梯田,分別代表壯族文化和瑤族文化,龍勝梯田集壯麗與秀美于一體,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稱。(賽克數字--影像測量儀之家 攝)
龍勝梯田開造始于元代,數百年來,歷盡滄桑。居住龍勝梯田在這里的壯族、瑤族人民,祖祖輩輩,筑埂開田,向高山要糧。從水流湍急的溪谷到云霧繚繞的峰巒,從森林邊緣到懸崖峭壁,凡是能開墾地方,都開鑿了梯田。經歷了幾百年、多少代人的努力,使龍勝梯田日臻完美,形成了從山腳一直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成塔”的壯麗景觀。由于是依山而建,因地制宜,因此這些梯田大者不過一畝,小者僅能插下兩三行禾苗。
龍脊氣候濕潤溫和,由于海拔較高,形成高山、深谷的大落差使得梯田周邊遠有高山云霧,近有河谷急流的景觀,形成世界一絕的自然的生態環境,龍勝梯田這里有純天然的綠色食品“龍脊四寶”龍脊水酒、龍脊辣椒、龍脊香糯、龍脊茶。您若是碰上細雨蒙蒙的天氣來觀賞雨霧中的龍勝梯田那是最賦有詩情畫意的事了,您仿佛一下就走進了中國古代的水墨山水國畫中,又仿佛置身于一個神秘的童話世界,那雨霧中約隱約現的龍勝梯田可以層現出夢幻般的輪廓,梯田的線條在雨霧中更顯得柔美,像一個剛沐浴完的少女披散著長發在柔美的向您傾訴。龍脊的云霧給梯田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就像“蒙娜麗莎”的微笑等待著您去發掘,龍脊的雨霧隨風而動變幻出神奇的圖案,給您像雨像霧又像風的感覺,那潔白的云霧、銀亮的山泉,和那在雨霧中沉睡的村寨則被空靈成仙宮了,龍脊靈氣吐納的山光水色可以讓您沉醉的迷戀。 龍勝梯田是龍勝主要景觀之一。在桂林龍勝縣東南部和平鄉境內,有一個規模宏大的梯田群,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它于元代起營造而成,集壯麗與秀美為一體,堪稱天下一絕。梯田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梯田最高海拔880米,最低380米,垂直落差500米。它的線條如行云流水,瀟灑流暢;它的規模磅礴壯觀。有趣的是,在這浩瀚如海的梯田世界里,最大的一塊田不過一畝,大多數只能種一二行禾的“帶子丘”和“螞拐(即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塊。梯田的景色隨季節的改變而變化,春疊銀帶,夏翻綠浪,秋壘金階,冬盤蒼龍——領略龍勝梯田魅力的最佳時機是農歷“芒種”及“中秋”兩個季節的前后。“芒種”為當地村民的春耕時節,但見云霧彌漫于閣樓梯田間,如鏡的梯田中點綴著耕牛、衣著火紅的耕者、碧綠的秧苗,絕對是一幅氣勢磅礴的造化寫意;“中秋”時節,金黃。龍脊主要居住著壯族,據說這里是廣西境內壯族風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村寨中依山而筑的吊腳樓,據說這里的村民大多自山東沿海一帶遷徙而來,為表達對大海的追思與敬意,村民的頭飾仍保留藍白相間的飄帶。村民多彩的民族服飾,與梯田的曲線構成了壯美的風俗畫面。